栏目导航: 福建招生考试网 > 中考会考网 > 中考试题 > 文章正文
 
2007年福建省泉州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
福建招考网整理自:福建招生考试网整理 2008-3-27 17:54:54

2007年福建省泉州市初中毕业、升学考试

语文 试 题

(本卷共23小题;满分:150分;考试时间:120分钟)

友情提示:请认真作答,把答案准确地填写在答题卡上

 

一、知识积累与运用(30分)

1.读读下面文字,完成①——②题。(4分)

事业成于忍,毁于躁。我在沙漠中亲眼看见,匆忙的旅人在从容的后边,疾驰的骏马落在后头,缓步的骆驼继续向前。

①给加点字注音:   曾(            落(    

②找出两对反义词:         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    

2.根据语境,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(只填字母即可)。(2分)

备选词语:a.灿若星辰  b. 争奇斗艳  c.琳琅满目   d.多彩多姿

泉州——这座历史名城人文荟萃:梨园、高甲、南音,艺苑群芳        ;元宵闹花灯、端午赛龙舟、中秋赏明月,民俗风情       ;东西双塔、崇武古城、洛阳石桥,名胜古迹       ;桔红糕、海蛎煎、土笋冻,风味美食       

3.古诗文默写。(10分)

①感时花溅泪,       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,但惜夏日长。

③沉舟侧畔千帆过,  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   ,铜雀春深锁二乔。

⑤会挽雕弓如满月,         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,思而不学则殆。

⑦《与朱元思书》、《三峡》、《岳阳楼记》三篇散文,以凝练生动的语言描写景物,其中对“水”的描写极具特色:“         ,直视无碍”以物衬景,突出水之清澈;“朝发白帝,       ”侧面烘托水速之疾;“衔远山,吞长江,          ”,极言水之壮阔。

4.综合性学习(14分)

初三年段准备组织一次名著阅读交流活动,请你参与并按要求事先做好如下工作。

初三年学生课外名著阅读情况调查表

阅读目的

汲取文学素养

应付考试

消遣

基本不阅读

人数比例

25%

55%

12%

8%

      通过对以上表格内容的分析,你得出的结论是:(2分)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②请向同学们介绍一下你的读书经验,并摘录一句名言以阐明读书的重要性。(4分)

读书经验: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名言: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③对所阅读的名著,你最感兴趣的是哪一部?请简要说明理由。(3分)

书名: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理由: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④请从这部名著中,撷取其中一个精彩的情节,向同学们作介绍。(不少于60字)(5分)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二、阅读(60分)

(一)阅读《陈太丘与友期》一文,完成59题。(14分)

陈太丘与友期行,期日中,过中不至,太丘舍去,去后乃至。元方时年七岁,门外戏。客问元方:“尊君在不?”答曰:“待君久不至,已去。”友人便怒曰:“非人哉!与人期行,相委而去。”元方曰:“君与家君期日中。日中不至,则是无信;对子骂父,则是无礼。”友人惭,下车引之。元方入门不顾。

5.下列各组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(  )。(2分)

A.陈太丘与友       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B.待君久不至,已

   年之后,虽欲言,无可进者          游人而禽鸟乐

C.元方年七岁      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D.与人期行,相而去

盛极一        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曲求全

6.下列对句中加点词意思的解说,不正确的一项是(  )。(2分)

A尊君在不(古代对别人父亲的尊称) 

B.君与家君期日中(古代对别人称自己的父亲)

 C大兄何见事之晚乎(古时对自家兄长的尊称)   

D晚生久仰老先生,只是无缘,不曾拜会。(旧时文人在前辈人面前的谦称)

7.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。(6分)

①过中不至,太丘舍去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②友人惭,下车引之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8.“友人”出口伤人,元方从哪两方面加以反驳?(2分)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9.有人认为陈元方这样对待客人不够礼貌,你认为呢?(2分)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(二)阅读《南州六月荔枝丹》一文选段,完成1012题。(15分)

①幼年时只知道荔枝干的壳和肉都是棕褐色的。上了小学,老师讲授白居易的《荔枝图序》,讲到“壳如红缯,膜如紫绡,瓤肉莹白如冰雪,浆液甘酸如醴酪”,实在无法理解,荔枝哪里会是红色的! ……

②白居易用比喻的笔法来描写荔枝的形态,的确也还有不足之处。缯是丝织物,丝织物滑润,荔枝壳却是粗糙的。用果树学的术语来说,荔枝壳表面有细小的块状裂片,好像龟甲,特称龟裂片。裂片中央有突起部分,有的尖锐如刺,这叫做片峰。裂片大小疏密,片峰尖平,都因品种的不同而各异。

③成熟的荔枝,大多数是深红色或紫色。生在树头,从远处当然看不清它壳面的构造,只有红色映入眼帘,因而把它比做“绛囊”“红星”“珊瑚珠”,都很逼真。至于整株树以至成片的树林,那就成为“飞焰欲横天”,“红云几万重”的绚丽景色了。荔枝的成熟期,广东是四月下旬到七月,福建是六月下旬到八月,都以七月为盛期,“南州六月荔枝丹”指的是阴历六月,正当阳历七月。荔枝也有淡红色的,如广东产的“三月红”和“挂绿”等。又有黄荔,淡黄色而略带淡红。

④荔枝呈心脏形、卵圆形或圆形,通常蒂部大,顶端稍小。蒂部周围微微突起,称为果肩;有的一边高,一边低。顶端叫果顶,浑圆或尖圆。两侧从果顶到蒂部有一条沟,叫做缝合线,显隐随品种而不同。旧记载中还有一些稀奇的品种,如细长如指形的“龙牙”、圆小如珠的“珍珠”,因为缺少经济价值,现在已经绝种了。

⑤荔枝大小,通常是直径三四厘米,重十多克到二十多克。20世纪60年代,广东调查得知,有鹅蛋荔和丁香大荔,重达四五十克。还有四川合江产的“楠木叶”,《四川果树良种图谱》说它重十九克左右,《中国果树栽培学》则说大的重六十克。

10.文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?作者从哪四个方面加以说明?6分)

主要内容: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四个方面:            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 11.文中引用了诗、文进行说明,请各举一例并说说其作用。(6分)

①引诗: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②引文: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12.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(  )。(3分)

A.“缯是丝织物,丝织物滑润,荔枝壳却是粗糙的”这句话,意在说明“壳如红缯”这一比喻有不足之处。

B.“成熟的荔枝,大多数是深红色或紫色”,“大多数”一词表明不排除个别荔枝有其他颜色。

C“《四川果树良种图谱》说它重十九克左右,《中国果树栽培学》则说大的重六十克。”这句话

说明了“楠木叶”最小的有十九克,最大的有六十克。

D.将科学知识与文学知识融为一体,生动形象,趣味盎然,这是本文的一大特点。

(三)阅读下文,完成1317题。(15分)

写好自己的“介绍信”

介绍信,使双方相识或发生联系的一种文体。要想求得理想的就业或学习机会,同样得填好自己的“介绍信”。这里的“介绍信”是指学识、业绩、能力及特长等。

写好自己的“介绍信”,创造机会走上成功之路。唐代诗人白居易16岁时,带着自己的诗稿来到京城长安拜见老诗人顾况,想得到他的推荐,以获得显露头角和社会承认的机会。岂料顾况开始根本看不起他,对着诗稿上所署“居易”二字,嘲讽地说:“长安这地方米贵,在这里‘居’可是很不‘易’呀!”但是,当他翻开诗稿读到“离离原上草,一岁一枯荣。野火烧不尽,春风吹又生”这样的诗句时,惊奇不已,马上改变口气说:“能写出这样的诗句,‘居’下去是不难的,刚才我是和你开玩笑,不必见怪。”可见,白居易获得的宝贵机会,是他的“介绍信”争取来的。

写好自己的“介绍信”,“机会”也会主动找上门。当年清华大学数学系主任熊庆来教授,一次翻阅《科学》杂志时,看到了年仅20岁的华罗庚发表的《苏家驹之代数的五次方程解法不能成立的理由》的论文。熊庆来发现这是位难得的人才,因而四处寻找,推荐华罗庚来清华工作,为他后来攀登科学高峰创造了机会和条件。

写好自己的“介绍信”,寻找机会推荐自己的成果。机会总是有的,只不过在时间上有早晚,形式上不同罢了。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文艺理论家刘勰,由于家贫,出家当了和尚。在佛堂里,他发奋攻读,写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系统的文艺理论著作《文心雕龙》。他想请当时的文学家、尚书沈约看看书稿,可是封建社会的门第差别太大,他根本没有资格去拜见沈约这样的朝廷重臣。他思来想去,最后下定决心,每天捧着书,冒险地候在沈约门前,寻找使自己的成果得以被发现的机会。机会不负有心人,终于有一天他将书稿送给了沈约,沈约看后,很是赞赏,并推荐给皇帝,他得到了皇帝的重用。

这些成功的事例,告诉我们一个道理,要想获得机会,就应具有真才实学,认真填好自己的“介绍信”,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创造机会,一旦有了机会,便可以驾长风而破万里浪。

13.文题中的“介绍信”指的是什么?为什么要加引号?(4分)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14.作者举白居易、华罗庚、刘勰的事例进行论证,这三个事例的共同点是什么?(2

   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15.下列对作者所要阐述的主要观点的概括,不够准确的一项是(      。(2分)

A.写好自己的“介绍信”,是获得机会和成功的前提条件。

B.认真填好自己的“介绍信”,用实际行动去创造机会。

C.要用自己的真才实学创造机会,获得成功。

D.只要创造机会,就能获得成功。    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16.韩愈认为:世有伯乐,然后有千里马。千里马常有,而伯乐不常有。试比较韩愈与本文作者观点的不同。(4分)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17.初中毕业是你人生的新起点,请结合文意谈谈你将如何写好自己的“介绍信”。(不少于30字)(3分)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(四)阅读下文,完成1822题。(16分)

山中访友

①走出门,就与含着露水和栀子花气息的好风撞个满怀。早晨,好清爽!心里的感觉好清爽!

②不骑车,不邀游伴,也不带什么礼物,就带着满怀的好心情,哼几段小曲,踏一条幽径,独自去访问我的朋友。

③那座古桥,是我要拜访的第一个老朋友。德高望重的老桥,你在这涧水上站了几百年了?你累吗?你把多少人马渡过彼岸,你把滚滚流水送向远方,你躬着腰,俯身吻着水中的人影鱼影月影。波光明灭,泡沫聚散,岁月是一去不返的逝川,惟有你坚持着,你那从不改变的姿态,让我看到了一种古老而坚韧的灵魂。

④走进这片树林,每一株树都是我的知己,向我打着青翠的手势。有许多鸟唤我的名字,有许多露珠与我交换眼神。我靠在一棵树上。静静地,以树的眼睛看周围的树,我发现每一株树都在看我。我闭上眼睛,我真的变成了一株树,脚长出根须,深深扎进泥土和岩层,呼吸地层深处的元气,我的头发长成树冠,我的手变成树枝,我的思想变成树汁,在年轮里旋转、流淌,最后长出树籽,被鸟儿衔向远山远水。

⑤你好,山泉姐姐!你捧一面明镜照我,是要照出我的浑浊吗?你好,溪流妹妹!你吟着一首小诗,是邀我与你唱和吗?你好,白云大嫂!月亮的好女儿,天空的好护士,你洁白的身影,让憔悴的天空返老还童,露出湛蓝的笑容。你好,瀑布大哥!雄浑的男高音,纯粹的歌唱家,不拉赞助,不收门票,天生的金嗓子,从古唱到今。你好呀,悬崖爷爷!高高的额头,刻着玄奥的智慧,深深的峡谷漾着清澈的禅心,抬头望你,我就想起了历代的隐士和高僧,你也是一位无言的禅者,云雾携来一卷卷天书,可是出自你的手笔?喂,云雀弟弟,唧唧喳喳说些什么?我知道你们是些纯洁的少年,从来不说是非,你们津津乐道的,都是飞行中看到的好风景!

⑥捧起一块石头,轻轻敲击,我听见远古火山爆发的声浪,我听见时间的隆隆回声。拾一片落叶,细数精致的纹理,那都是命运神秘的手相,在它走向泥土的途中,我加入了这短暂而别有深意的仪式。采一朵小花,插上我的头发,此刻就我一个人,花不会笑我,鸟不会羞我,在无人的山谷,我头戴鲜花,眼含柔情,悄悄地做了一会儿女性。

⑦忽然下起雷阵雨,像有一千个侠客在天上吼叫,又像有一千个喝醉了酒的诗人在云头朗诵,又感动人又有些吓人。赶快跑到一棵老柏树下,慈祥的老柏树立即撑起了大伞。满世界都是雨,惟我站立的地方没有雨,却成了看雨的好地方,谁能说这不是天地给我的恩泽?俯身凝视,才发现许多蚂蚁也在树下避雨,用手捧起几只蚂蚁,好不动情,蚂蚁,我的小弟弟,茫茫天地间,我们有缘分,也做了一回患难兄弟。

⑧雨停了。幽谷里传出几声犬吠,云岭上掠过一群归鸟。我也该回家了。于是,我轻轻地挥手,告别了山里的众朋友,带回了满怀的好心情,好记忆,顺便还带回一路月色……

18.文中的“朋友”指的是什么?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? (4分)

“朋友”指: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 作者的情感: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19.在作者的笔下,山中的“朋友们”特点鲜明,请写出下列“朋友”各自的特点。(4分)

古桥: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 山泉:              瀑布:  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悬崖             

20.下面的表述,不正确的一项是(    )。(2分)

A.“溪流妹妹!你吟着一首小诗,是邀我与你唱和吗?”用拟人的手法来表现溪水流动时声音的悦耳动听。“吟”和“邀”赋予了溪流丰富的情感。

B.第④段生动地描述了“我”深深地陶醉在生机盎然的树林中,营造了 “树”“我”合一的奇妙境界。

 C对于山中众多的朋友,作者时而用第一人称表达自己的感受,时而用第三人称与他们交谈,从而使情感的表达更为充分。

D.本文想象丰富、奇特,充满童真童趣,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富有诗情画意的童话世界。

21.细读文中划线句子,说说它有什么作用。(3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22.仿照第⑤段的表达形式,模拟作者的口吻,对“落叶”或“小花”说几句话。(3分)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三、作文(60分)

23.题目:劳动真快乐

要求:⑴文体自选

⑵不少于600

⑶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、校名、地名。

2007年福建省泉州市初中毕业、升学考试

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

一、知识积累与运用(30分)

1.(4分。拼音2分,反义词2分)

céng   là  ② 成- - 匆忙-从容  疾驰-缓步  -后 (任选两对作答即可)

2.(2分。每空0.5分)b.争奇斗艳 d.多彩多姿a. 灿若星辰c.琳琅满目  

3.(10分。-小题每题1分;第题每空1分。错、漏、添字的,每字扣0.5分,扣完该空分为止)①恨别鸟惊心  ②力尽不知热  ③病树前头万木春  ④东风不与周郎便  ⑤西北望,射天狼        ⑥学而不思则罔  ⑦游鱼细石  暮到江陵  浩浩汤汤 横无际涯

414分)

①(2分)示例:a名著阅读的目的趋于功利化。b名著阅读还未被真正重视。c名著阅读现状堪忧(答对其中一点,意思对即可)

②(4分。每问2分)(读书经验)略。  (名言)示例: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。          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③(3分。书名1分,理由2分)略。

④(5。情节完整2分,“精彩”1分,语言表达准确、流畅2分)略。

二、阅读(60分)

(一)(14分)

5.(2分)B  

6.2分)C

7.(6分。每句3分)

过了正午朋友还没到,陈太丘便离开了。(其中“中”及省略成分“朋友”各占0.5分,句意2分)

②朋友感到惭愧,便从车上下来,想拉元方,(以表示歉意)。(其中“惭”、“引”各占0.5分,句意2分)

8.(2分)从“友人”的无信、无礼两方面给予反驳。

9.(2分)略。(能将道理讲清楚即可)

(二)(15分)

106分。内容2分,方面4分)说明荔枝的外部形态(或“外形”)。  外壳、颜色、果形、大小11.(6分。每小点3分)

示例:① A引用诗句“南州六月荔枝丹”,说明荔枝的产地、成熟期、颜色,言简意赅,形象生动。B引用诗句“飞焰欲横天”,“红云几万重”来形容荔枝成片成林的绚丽美景,生动形象,令人赏心悦目。②引用白居易《荔枝图序》的话,设置疑问,自然地引出下文对荔枝的介绍。(意思对即可)

12.(3分)C

(三)(15分)

13.(4分。每点各2分)“介绍信”指的是个人的学识、业绩、能力及特长等。 “介绍信”加引号表示具有特定意义。(或“特殊含义”,或“不同于一般的应用文”)  

14.(2)他们三个人之所以能成功,都是因为写好了自己的“介绍信”。

152分)D

16.(4分)韩愈认为有了伯乐,才有千里马腾飞的机会,强调了伯乐的重要性;(2分)本文作者认为只有真才实学,才有成功的机会,强调了个人努力,真才实学的重要性。(2分)

17.(3分。语言准确流畅,意思对即可)

(四)(16分)

18.(4分)自然景物2分) 表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。(意思对即可)(2分)

19.(4分)古老坚韧   清澈纯洁   雄浑有力(或“高亢激越”)睿智稳健(或“充满智慧”)(语句简洁,意思对即可)

20.(2分)C

21.(3)示例:①“满怀的好心情”与前文呼应,强调了自己投身大自然的喜悦,抒发自己对大自然的热爱,突出中心。②与前文照应,结构完整。③“顺便还带回一路月色”点明了“我”进山“访友”的时间是一整天,叙事完整。(回答其中的一点,表述通顺即可。)

22.(3分)(略。内容合理1分,语句通顺1分。)

三、作文(60分)

23.作文评分标准

 

 

一、知识积累与运用(30分)

1①拼音:曾(       落(          ②反义词:         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    

2   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3       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          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           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  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4结论是: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②读书经验: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名言: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书名: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理由: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④精彩情节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二、阅读(60分)

5.( 

6.( 

7.译文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8       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9.我认为: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       

10.主要内容: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四个方面:                   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11①引诗: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②引文: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12.(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13.“介绍信”指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  引号作用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14.共同点: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15.(     

16.不同点: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   

17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18.“朋友”指: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 作者的情感: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19.古桥:              山泉: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 瀑布: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  悬崖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20.(   

21.划线句子的作用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22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三、作文(60分)

23.作文

2007年中考语文试卷双向细目表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分值

识记

理解

运用

文意

把握

要点概括

内容探究

作品感受

拓展

综合运用

 

积累

运用

30

1

4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4

 

 

2

2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2

 

 

3

10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10

 

 

4

14

 

 

 

 

 

12

2

 

 

文言文

阅读

14

5

2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2

 

 

6

2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2

 

 

7

6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6

 

 

8

2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2

 

9

2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2

 

 

说明文

阅读

15

10

6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4

2

 

11

6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2

 

4

12

3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3

 

 

 

议论文

阅读15

13

4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4

 

 

14

2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2

 

15

2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2

 

 

16

4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4

17

3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3

 

 

 

散文阅读

16

18

4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4

 

 

19

4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4

 

 

20

2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2

 

 

21

3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2

1

 

22

3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2

 

1

作文60

23

60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小计

 

150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72

9

9

 

 

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 
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,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.
②本网转载的文/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,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,请在两周内来电联系.
  资料库
·2007年我国独立学院本地生源比例情况(本
·2007年我国民办大学本地生源比例情况(本
·2008中国最受媒体关注独立学院排行榜
·2008中国最受媒体关注民办大学排行榜
·2008中国独立学院本科专业学费排行榜
·2008中国民办大学专业学费排行榜
·2008年中国独立学院排行榜100强
·2008年中国民办大学排行榜100强
·2008年中国独立学院排行榜10强
·2008年中国民办大学排行榜10强
·2008中国民办大学专科专业学费排行榜
·2008中国一流大学名单排行
·北京民办高校名单
·2008年新设置高校名单
·中国大学50强排行榜
·上海市列入985工程及211工程的院校名单
·各省高招办联系方式
·独立学院设置与管理办法-中华人民共和国教
·教育部2007年认定的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
·2007年具有招生资格的独立院校名单
·2007年度经教育部审批不同意设置的高等学
·2007年度经教育部审批不同意设置的高等学
·2007年度经教育部审批同意设置的高等学校
·2007年度经教育部备案或审批同意设置的高
·2007年第二批高校特色专业建设点名单
·2007年度第一批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名
·福建省高等职业教育精品专业名单
·各学历层次高校学生毕业证书内容样本
·福建省2007年度第一批全国高校特色专业名
·中国校友会网2008中国大学排行榜501-600强
·中国校友会网2008中国大学排行榜401-500强
·中国校友会网2008中国大学排行榜301-400强
·中国校友会网2008中国大学排行榜201-300强
·2008年中国最受媒体关注大学排行榜100强
·2008年中国大学排行榜101-200强-中国校友
·中国校友会网2008中国大学排行榜100强
·2007年度国家精品课程(本科)名单
·2008年具有小语种单独招生资格的25所院校
·59所自主招生试点高校名单及联系方式
·自主招生高校名单截止2007年共59所
·2007年具有成人高等学历招生资格的成人高
·普通本科高校、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励志奖学
·普通本科高校、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申
·普通本科高校、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管
·普通本科高校、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奖学金管
·高等学校学生勤工助学管理办法
·中国校友会网2007中国最受媒体关注独立学
·2007中国独立学院学费排行榜
·中国校友会网2007年中国独立学院排行榜10
·中国校友会网2007中国最受媒体关注民办大
·中国校友会网2007中国最受媒体关注民办大
·中国校友会网2007中国民办大学学费排行榜
·中国校友会网2007年中国民办大学排行榜10
·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师范生免费教育实施办
·截止2007年5月8日具有招生资格的专科/高职
·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物资资源排行
·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教师资源排行
·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学生情况排行
·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学术成果排行
·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学术资源排行
·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声誉排行
·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综合指标排行
·具有教授或者副教授评审权的高等学校名单
·教育部关于公布2007年普通高等教育高职高
·留学中介服务机构名单(截至2007年3月15日
·厦门市被批准正式成立的民办高校名单
·中央教育部直属6所师范院校名单
·民办高等学校办学管理若干规定
·部分外国语专业单独招生试点高校名单
·香港最佳大学排名公布 港大等位列三甲
·开设港、澳、台、侨学生高考补习班学校名
·开设港、澳、台、华侨学生预科班学校名单
·部分招收华侨、港澳地区及台湾省学生学校
·全球MBA百强榜出炉
·2003-2007年贵州省大学前3名排行
·2003-2007年云南省大学前4名排行
·2003-2007年新疆区大学前3名排行
·2003-2007年甘肃省大学前3名排行
·2003-2007年广西自治区大学前4名排行
·2003-2007年福建省大学前4名排行